由于在儿童少年期和青年早期发生精神障碍的直接后果除了有精神障碍本身带来的精神痛苦和当时的社会功能损害之外,其间接的后果——心理发展阻滞以及相应的社会功能损害和精神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更深重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精神病咨询电话:010-59302727
对心理治疗师而言,改善患者社会认知能力、提高其对痛苦承受能力,则可能帮助患者尽早开始回归同龄伙伴群体的努力。
对精神康复治疗师而言,因人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和措施,帮助患者学习和掌握社交规则和技能,提高其回归社会的成功机会。
对患者家庭成员而言,保证患者依从治疗和康复训练措施,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促进患者回归同龄伙伴群体的努力。若患者是处于学龄期的在校生,家庭成员要竭尽全力,防逃课,并尽可能不休学、不辍学。
对学校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对患者适应在校生活环境:鼓励患者融入同学群体的努力、鼓励其他同学积极热情接纳患病同伴的态度和行为。尽力避免患者辍学和休学,尽力让整个学校环境不抛弃、不放弃患者,让患者在学校得到最大程度的情感温暖。
对整个社会而言,全力以赴帮助这些患者及其家庭应对患病后危机,降低患者脱离人群接触的风险和机会,不仅对患者及其家庭战胜当前疾病危机有重要意义,对降低患者精神疾病致残率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社会的和谐与安全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对于人的精神活动发展而言,儿童少年期的特定心理发展时间段也极为关键,“人误病一年,病误人一世”或许也可以反映这个年龄段患精神疾病脱离人群接触、社会接触的严重后果。因此,重视对儿童少年期和青年早期起病精神障碍患者的综合治疗、全面康复是精神障碍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